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Product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 - Part 46: Integrated generic resources:Visual presentation
标准号:GB/T 16656.46-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656.46-2010
发布时间:2010-12-01
实施时间:2011-05-01
首发日期:1998-11-05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查看详情>
起草人:高雪芹、孙洁香、席平、胡毕富
出版机构: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分类: 计算机应用
ICS分类:工业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归口单位: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可显示产品信息的可视化显示的集成资源。本部分所提供的显示数据与产品数据相结合,且一起在系统间进行交换。目的在于使接收系统能够构造一幅或多幅适合于人们理解的产品信息的画面。本部分规定在其画面中描述产品信息所希望的可视特征所需要的通用资源。由接收系统根据产品信息及其显示数据实际地生成画面。由于图形系统能力的限制,实际描绘的图画可能与对象有偏差。
标准摘要
GB/T16656(ISO10303)《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各部分单独出版。GB/T16656的所属各部分又组成多个子系列,即: ———第1至第19部分规定了描述方法; ———第20至第29部分规定了实现方法; ———第30至第39部分规定了一致性测试方法与框架; ———第40至第59部分规定了集成通用资源; ———第100至第199部分规定了集成应用资源; ———第200至第299部分规定了应用协议; ———第300至第399部分规定了抽象测试套件; ———第400至第499部分规定了应用模块; ———第500至第599部分规定了应用解释构造; ———第1000至第1999部分规定了应用模块。 GB/T16656《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现已发布和即将发布的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 ———第11部分:描述方法:EXPRESS语言参考手册; ———第21部分:实现方法:交换文件结构的纯正文编码; ———第28部分:实现方法:EXPRESS模式与数据的XML表达; ———第31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基本概念;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对测试实验室与客户的要求; ———第34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应用协议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 ———第4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描述与支持原理; ———第42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几何与拓扑表达; ———第43部分:集成通用资源:表达结构; ———第4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结构配置; ———第4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材料; ———第4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可视化显示; ———第47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形状变化公差; ———第49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工艺过程结构和特性; ———第5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数学表达; ———第5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分类和集合论; ———第5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过程与混合表达; ———第5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状态; ———第101部分:集成应用资源:绘图; ———第105部分:集成应用资源:运动学; ———第201部分:应用协议:显式绘图; ———第202部分:应用协议:相关绘图; ———第203部分:应用协议:配置控制设计; ———第238部分:应用协议:计算机数控装置的应用解释模型; ———第501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于边的线框; ———第502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于壳的线框; ———第50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的二维线框; ———第504部分:应用解释构造:绘图注释; ———第505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图纸结构与管理; ———第506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制图元素; ———第507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曲面; ———第508部分:应用解释构造:非流形曲面; ———第509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流形曲面; ———第51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本边界表达; ———第520部分:应用解释构造:相关绘图元素; ———第1001部分:应用模块:外观赋值; ———第1002部分:应用模块:颜色; ———第1003部分:应用模块:曲线外观; ———第1004部分:应用模块:基本几何形状; ———第1005部分:应用模块:基本拓扑; ———第1006部分:应用模块:基础表达; ———第1007部分:应用模块:通用曲面外观; ———第1008部分:应用模块:层赋值; ———第1009部分:应用模块:形状外观和层。 本部分为GB/T16656的第46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303-46:1994(第1版)《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可视化显示》及其技术勘误1(ISO10303-46:1994/Cor.1:1999)、技术勘误2(ISO10303-46:1994/Cor.2:2002)、技术勘误3(ISO10303-46:1994/Cor.3:2006)。 本部分在技术上与ISO10303-46:1994等同。此次修订主要纳入了历次技术勘误的内容。对于勘误的地方,在其页边空白处以垂直双线标出。 本部分在结构上与ISO10303-46:1994等同,在编写格式上符合GB/T1.1—2000的基本规定。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SO10303-46的前言,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定重新起草了前言; ———将“ISO10303-46:1994”改为“GB/T16656.46—2010或GB/T16656的本部分”; ———将ISO10303-46:1994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导语改为GB/T1.1—2000中的6.2.3规定的引导语; ———删除了ISO10303-46的资料性附录F文献目录,并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要求增设了参考文献; ———对带下划线的用于EXPRESS语言描述的各黑体英文实体名,为了既维护其英文原意又便于了解其名称所代表的含义,在本部分中,以英文为主; ———为了让标准使用者了解ISO10303的总体结构,将ISO 网站上给出的ISO10303各部分的目录收入了本部分的附录NA; ———为了使读者便于理解本部分黑体的英文实体名含义,增加资料性附录NB。 本部分代替GB/T16656.46—1998《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6部分: Ⅳ GB/T16656.46—2010/ISO10303-46:1994 集成通用资源:可视化显示》。 本部分与GB/T16656.46—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2章增加一个规范性引用标准:ISO3098-0:1997 技术产品文件 文字 第0部分:一般要求。 ———对GB/T16656.46—1998(idtISO10303-46:1994)的技术修改主要包括修正EXPRESS描述的错误、增加新的EXPRESS、修正非形式限制和形式限制中的错误等,主要涉及以下章条: 4 presentation_organization_schema 4.3.4 layered_item 4.5.5 view_volume 4.5.9 light_source 4.5.14 camera_image 4.5.16 camera_image_3d_with_scale 4.9.1 acyclic_presentation_representation_relationship 4.9.2 aspect_ratio 5 presentation_definition_schema 5.4.13 table_record_representation 5.4.14 table_record_field_representationship 5.6.2 acyclic_symbol_representation_relation 5.6.3 field_in_table 6 presentation_appearance_schema 6.3.1 style_context_select 6.3.43 invisible_item 6.6.12 draughting_pre_defined_curve_font 6.9.10 text_style_with_mirror 6.13.1 acyclic_occlusion_precedence 7.2.3 font_select 7.3.1 character_glyph_symbol 7.3.4 character_glyph_font_usage 7.3.13 colour_associated 7.3.20 draughting_pre_defined_colour 7.3.21 draughting_pre_defined_text_font 7.3.22 generic_character_glyph_symbol ———附录A,增加了新的实体名; ———附录B的B.1,更改了本部分的对象标识符; ———附录B的B.2.1,更改了显示组织模式的对象标识符; ———附录B的B.2.2,更改了显示定义模式的对象标识符; ———附录B的B.2.3,更改了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对象标识符; ———附录B的B.2.4,更改了显示资源模式的对象标识符; ———附录C,EXPRESS的引用方式替换为URL引用; ———附录E中的EXPRESS-G图根据增加内容做了相应的更改。 本部分的附录A 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NA 和附录NB为资料性附录。 本 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雪芹、孙洁香、席平、胡毕富。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656.46—1998。 |
标准目录
前言 Ⅲ 引言 Ⅶ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 在GB/T16656.1中定义的术语 2 3.2 本部分中定义的术语 2 3.3 缩略语 3 4 显示组织 3 4.1 引言 5 4.2 基本概念与设定 6 4.3 显示组织模式的类型定义 9 4.4 显示组织模式的实体定义:显示的层次结构 10 4.5 显示组织模式的实体定义:照相机模型与投影 18 4.6 显示组织模式的实体定义:层 29 4.7 显示组织模式的实体定义:显示与产品模型的结合 30 4.8 显示组织模式的规则定义 31 4.9 显示组织模式的函数定义 31 5 显示的定义 33 5.1 引言 34 5.2 基本概念与设定 34 5.3 显示定义模式的类型定义 35 5.4 显示定义模式的实体定义:注释元语 37 5.5 显示定义模式的实体定义:注释的具体值 53 5.6 显示定义模式的函数定义 57 6 显示的外部表征 61 6.1 引言 62 6.2 基本概念与设定 62 6.3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类型定义 65 6.4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式样分配 78 6.5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点的显示式样 82 6.6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曲线的显示式样 83 6.7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填充区的显示式样 88 6.8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曲面的显示式样 93 6.9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文本的显示式样 99 6.10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符号的显示式样 102 6.11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逼近公差 103 6.12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实体定义:遮挡与可见性 104 6.13 显示外部表征模式的函数定义 106 7 显示资源模式 107 7.1 引言 108 7.2 显示资源模式的类型定义 108 7.3 显示资源模式的实体定义 1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实体短名 1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信息对象的标识注册 12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计算机可识的清单 12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技术讨论 12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EXPRESS-G图 127 附录NA (资料性附录) ISO10303各部分的目录 162 附录NB(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英文黑体词的含义 166 参考文献 173 索引 174 |
推荐检测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认证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
推荐培训机构
申请入驻
暂未检测到相关机构,邀您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