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解读
2016-08-22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十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其病程进展、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广泛应用在梅毒流行病监测、孕产检查、梅毒病例筛查、现症梅毒判断、病程分期、治疗效果监测、判断治愈等。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不同实验室间进行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可...
详情>> -
《矿工氡子体个人累积暴露量估算规范》解读
2016-08-22
一、标准修订的背景《矿工氡子体个人累积暴露量估算规范》(GB/T18198-2000)于2000年9月颁布,制定当时主要目标人群是有较为系统和连续氡监测的铀矿山矿工,对于仅有部分或零散监测数据的矿工氡累计暴露量监测缺乏可操作性。我国2013年修改并颁布实施新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矿工高氡暴露所致...
详情>> -
《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15部分:托幼机构缺勤监测报告》解读
2016-08-22
一、标准起草背景围绕着十二五医改目标,为满足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卫生信息在流通领域内的共享,指导各级机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2011年起,原卫生部发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4-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WS36...
详情>> -
《核或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通用准则》解读
2016-08-22
近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介绍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应急的方法、技术和可供使用的研究成果。IAEA认为,在采取防护行动和其他响应行动时需有个协调一致的以辐射剂量值表示的通用准则作为制定操作准则的依据。为此,IAEA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5年共同发布了一份供讨论用的阶段性...
详情>> -
《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和《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第1~20部分)》解读
2016-08-22
一、标准起草背景深化医改需要整合散布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中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提升、降低成本和减少医疗差错,进一步提升卫生管理与决策的水平。当前,随着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和新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全国...
详情>> -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解读
2016-08-2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对放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职业性个人监测,职业性个人监测包括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和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9-2002)于2002年颁发的,十几年来,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例如IAE...
详情>> -
《尿路感染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操作规范》解读
2016-08-22
尿路感染是由各种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致病菌主要为细菌和真菌,诊断或治疗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实验室操作不规范将影响临床诊断,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困难。因此,规范和提高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尿液标本培养、鉴定...
详情>> -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解读
2016-08-22
一、标准修订的背景早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职业外照射剂量监测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制订,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相关辐射防护标准中将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监测作为强制要求的内容。近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还出版了相关的安全导则、安全报告和实用辐...
详情>> -
《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解读
2016-08-22
目前,国内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多,辐射防护领域的检测机构也逐年增加,对开展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使用的检测系统性能检验也逐步规范。从2009年以来,每年对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开展质量控制比对考核,结果判定均依据《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207-2008),经过几年的实践,部分条款已...
详情>> -
《临床化学测量系统校准指南》解读
2016-08-22
临床检验标准化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其核心要求是测量系统应有较高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可溯源性。在仪器测量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测量系统校准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医学实验室测量系统校准的行业规范,大多数实验室根据仪器系统或认证需要制定了相应规程,但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