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鱼龙混杂 选购可参照国家标准
- 发表时间:2010/12/10
- 来源:杭州日报
寒冷的冬夜,拥有一条轻巧、保暖、健康又不失时尚的,是一种享受。但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随着的逐渐普及,冒牌货也多起来了,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又多了些担忧——花上千元钱买来的,很有可能是桑蚕丝含量不足50%的“山寨货”。
超市充斥“山寨货”
“阶梯价”让消费者“一头雾水”
走进文二西路西城广场一家超市,记者看到,床上用品销售区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冬天来了,各种各样的床上用品琳琅满目,其中最“耀眼”的就数了,不同品牌的包装各异,价格差距也很大。记者注意到,最便宜的每条只要200多元,贵的有1000元—2000多元的,“长相知”、“红绳”等品牌2公斤重的,每条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最近购买的顾客比较多,但的“阶梯价”却让消费者“一头雾水”:看起来相差无几的,售价却相差数百元!这的价格像迷局一样,消费者大多无法破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动辄千元的价格吓跑了一大批潜在消费者。“超市在进货时,选择了一些价格相对便宜、但品牌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产品,这些产品成了热销品。”工作人员随即展示了几款价格在200元至400元的所谓“低价”。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些的标签上,填充物中的蚕丝含量仅占到20%—30%,有些甚至只有10%。其他成分多为棉、羊毛、人造纤维或涤纶纤维。从记者最近几天的走访来看,类似产品在城乡接合带以及市区一些大型超市都有销售,这些产品的名称都是“”。
网上产品鱼龙混杂
“100%桑蚕丝”低至40元/斤
如果超市中的是否“山寨”还能辨别的话,网上产品的真假就更是让人“雾里看花”了。
近日,一家专售的网店打出广告,称自己店出售的每一条都是100%特级桑,现应季大促销,150cm×200cm(一般单人尺寸)的原价为638元,现在“秒杀惊爆价”为497元。该网店在30天内就售出了640件商品。
在网上,这样的商家比比皆是。一家位于苏州的网店,打出了“100%桑蚕丝,纯手工定做”的广告,100%的只卖40元/斤。按一般春秋被的单人尺寸来算,每条被子重3-4斤,最贵也只需160元,比前一家店的497元竟便宜了一半多。
据了解,目前我国桑蚕养殖基地的桑蚕丝绵原料收购价,平均在每斤130元斤左右,正规高级桑通常要卖到每斤160元—200元。按照这样的成本计算的话,一条高品质4斤重的100%桑芯,原料成本起码要640元以上,再加上人工费、包装费、运输费等,加在一起,零售价接近1000元。
这样算下来,就不难看出,网上40元/斤的“100%桑蚕丝”显然是欺骗消费者的一个幌子。一位网友说,“如此的超低价与蚕丝行业的实际相差甚远,能是真货吗?太便宜了,我反而不敢下单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是这样的“超低价”,消费者越是不敢放心购买。
《》国家标准已实施
看官可对照一下,你盖的是否正宗
从一两百元到上千元,价格“阶梯”式排列的各种,他们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了解到,我国今年2月起实施GB/T
24252-2009《》国家标准,并适用于以桑蚕丝绵、柞蚕丝绵为主要原料,经制胎并和胎套绗缝(包括机缝和手工缝)制作而成的。
标准明确了以蚕丝为主要填充物的被类才可称为,分为纯和混合两类。其中,蚕丝含量为100%的称为纯,蚕丝含量达到50%及以上的为混合,含量达不到50%的不能称为。
这就很明确了:蚕丝含量不足50%的所谓“”,都是“山寨货”!
新闻链接
专家支招:三步辨认真假
怎样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呢?业内专家告诉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掌握“三步法”。
一摸:消费者可触摸蚕丝。优质有垂坠感,感觉软而贴身,而化纤被则感觉较空,有蓬松感。同时,优质蚕丝不易扯断,桑蚕丝较长,可达100厘米左右。柞蚕丝相对较短,一般只有20多厘米。
二看:品牌的,四角斜标处均有两三厘米的小孔供消费者观察。优质蚕丝外观有珍珠色泽,对光线有漫折射,杂质少,丝路有序。而品质较差的蚕丝则外观苍白,无光泽和润泽感,杂质多,丝路乱。
三闻:由于蚕丝是动物纤维,因此会带有蚕本身的气味,通过小孔,消费者可以用嗅觉辨认。有种特殊的蚕丝香气,而带有油性气味或霉臭味的蚕丝均为劣质品。
另外,消费者还可使用84消毒液进行检验。因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而天然蚕丝的主要成分为动物蛋白,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灌上大半杯84消毒液,然后将蚕丝放入,一两分钟内,蚕丝就会迅速溶解。而棉花或化纤等则不能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