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动态
国内标准动态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解读

  • 发表时间:2016/09/21
  • 来源:国家卫计委

    作为粘合剂或溶剂,广泛用于玩具、塑料和制鞋等手工行业。接触高浓度可引起中毒性脑病。职业性中毒是指职业活动中,短期接触较高浓度二氯乙烷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接触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亚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代替《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与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诊断分级标准由轻度、重度中毒两级改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三级;
  --诊断分级中删除了肝、肾损害指标;
  --诊断分级中增加了颅脑影像学指标;
  --明确了接触反应的观察时间。
  接触后,血、尿样本中可以检测出。但因其受接触时间、接触浓度以及在体内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血、尿中的浓度与病人的中毒程度不成正比。所以,不能够用血、尿中来评估中毒的程度,只能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关链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