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动态
国内标准动态

“澳洲鲜奶”欺负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标准

  • 发表时间:2016/09/18
  • 来源:四川新闻网

     巴氏鲜奶由于对储存条件要求高,保质期短,一直被视为本土奶业对抗进口品牌的最后防线。但有意思的是,与本土巴氏奶5—10天的保质期相比,进口巴氏奶保持期却在15天以上,最长的45天。特别是澳洲鲜奶,在该国保质期为7 天,但卖到中国保质期就延长至21天。
  看到这样的新闻,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是义愤填膺的,都会是满腔仇恨的。这外国人也太不讲究了,同样的鲜奶,在本地的保质期是7天,到了中国咋就成了21天了?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想起前段时间的“宜家柜欺负中国人”事件。当我们的监管部门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是这样说的:虽然柜子的安全是不同的,但是我们的柜子是符合中国的。他们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印证,通过与中国相关对比,他们在中国销售的柜子确实符合我们的。固然,最终宜家柜还是低下了高昂的、骄傲的头,召回了他们的柜子。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他们为何敢欺负我们?实际上,他们欺负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的各种。
  道理是同样的。澳洲鲜奶,缘何在当地的保质期是7天,到了中国就变成了21天。这实际上是我们采取的食品行业没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是我们的太低了,以至于让本该保质期是7天的鲜奶,到了中国就成了21天。表面上看,这种“你我不同”是很龌龊的,而实际上何尝不是我们给他们留下了欺负我们的空间?
  大家都知道一种情况。我们把最好的产品运送到国外,结果还是被拒绝了。最典型的就是销往韩国的大蒜。当地老百姓都很生气:“我们销往韩国的大蒜都是最好的,都是我们一个个挑出来的,他们为何不要?”就是呀,我们最好的都给了外国人,外国人为何不要?那么,那些最孬的大蒜为何在我们自己的国家还能如此畅销?那些最孬的大蒜为何能符合国内的销售?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总是把最孬的产品销往国内市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很多国家的产品是高于我们的。
  前段时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一个要求“企业必须实现产品国外和国内销售同一个生产”。这就是一种敲打和提醒。当我们的让外国人能把他们最孬的产品长驱直入送进来的时候,恰恰暴露了我们产品太低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百姓使用或者是食用的时候,总感觉不对劲,可是检验检疫之后却发现“符合”,这也就找到了主要的问题了。
  试问,这些“内外有别”的欧洲鲜奶没有签订合同吗?没有经过审批吗?他们不是欺负中国人,欺负的是中国。就拿食品来说,提高“国内食品”,才能不被“外国 食品”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