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动态
国内标准动态

马德军:家电行业是IEC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和重要贡献者

  • 发表时间:2019/10/11
  • 来源: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家电生产国和贸易国,中国家电行业已成为国际化工作的重要力量,而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工作深刻影响着该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发展进程。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是全国家用电器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6)的秘书处挂靠单位,承担国内家电领域制修订工作,同时负责IEC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技术委员会(IEC/TC 61)与性能技术委员会(IEC/TC 59)的国内对口工作。《中国化》采访了IEC/TC 61副主席、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请他谈一谈中国家电行业是如何从国际化工作中获益,又是如何通过国际化工作为全球家电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参与IEC工作对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马德军:IEC工作如同一盏指路明灯,对中国整个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壮大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做家用电器时,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产品是安全的。成立于1906年的IEC制定的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衡量质量的尺子,对初期家电产品的整个设计、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及其国际贸易过程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短短40年里,中国家电行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IEC提供的助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认为,家电行业是IEC化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在家电行业发展之初,我们就把IEC等同等效采用为该行业的国家。因此家电行业站在一个国际的高起点上,在建设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此外,积极采用IEC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产品出口绿色通行证。按照IEC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检验和认证方面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IEC便利了我们的国际贸易,增加了产品出口。以美的为例,该企业在2009年到2012年参与电压力锅国际制定工作期间,产品外销翻了9倍。这个成效是通常意义上的营销手段和方案无法比拟的。
IEC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持续推进中国家电行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近几年中国在家电领域国际化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绩?
    马德军:中国家电行业的国际化工作经历了三步走的阶段:跟跑、并跑和领跑。如今在IEC电工化领域,尤其是家电行业,中国在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是很超前的。
    另外,中国也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化工作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例如,前不久,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青海省市场监管局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计划在青海高海拔地区(2000米以上的地区)建立一个研究中心,重点关注高原地区家用电器安全、检验认证和未来产业化问题。中国有解决高原地区家用电器安全隐患的需求和实力,也非常乐意把成功经验和做法、近期取得的最新成果贡献给世界,贡献给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处于高海拔地区的国家,为这些国家消费者的福祉,包括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做出贡献。
    中国目前对IEC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自主研发的接地异常防护技术被正式写入IEC国际,对全球热水器行业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再如,中国首先提出IEC冰箱保鲜国际,将进一步推进全球冰箱技术的发展。此外,中国自主开发了全球领先的具有弹性结构的压力锅,解决了压力锅排气通道堵塞造成的高温蒸汽伤人问题。
    我们希望把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科研成果、化成果与世界各国分享。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也是指导我们国际化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针。
    作为资深化专家,您在参与国际化工作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或感受是什么?
    马德军:首先,参与国际化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可借此拓宽视野,同时获得很多先进知识、理念和做法。其次,我认为,参与IEC化工作一定要有一个连续的积累过程,还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战略意识。
    更重要的是,做国际化工作要逐步从有到有效转变。我们要进行化效益分析,评估化工作对产业的促进作用,而不要盲目做。化是科研成果高度的凝练和总结。我们在制定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遵循科研进展规律,在做好基础科研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化对原创技术升级创新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