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动态
国内标准动态

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南

  • 发表时间:2004/05/13
  • 来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机联标(2004)91号”文

一、规划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精神,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用先进的标准“装备”和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增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特编制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二、规划编制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经过改革开放25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供给制约”转变为“需求制约”,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装备制造业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经济环境。因此,编制规划必须面对这一形势,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方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性,从而不断增强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原则。编制规划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围绕市场需求增长快、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生产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装备开展标准化工作,并将其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从而不断优化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

(三)技术进步原则。编制规划要加强与科技工作的结合,积极采用、推广科研新成果,不断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使标准成为科技创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促进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技术的结合,实现产业升级。同时,通过提高标准技术水平,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处于寿命衰退期、安全性能和技术水平落后、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国际接轨原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国内国际市场融为一体,我国装备制造业将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同时也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推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编制规划要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和规则,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切实落实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精神,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服务。

三、规划编制要求

(一)规划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标准化、装备制造业的法律法规。

2、国家有关标准化、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政策。

3、装备制造业有关发展规划。

4、装备制造业“九五”、“十五” 有关国家级科研成果。

5、有关装备制造业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6、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7、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成果。

(二)规划编制内容

为了使规划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真正发挥有效指导作用,各规划编写工作组要通过调查研究,在总结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科技研究、市场需求和标准化工作基础上,根据当前形势,着眼于未来发展,提出规划。这次规划,以3年为主,同时展望到2010年。规划的编制,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1、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基本情况概述。

——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的内涵和构成。

——国外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注:统计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3》。

2、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截止到2003年底标准化工作主要成就,包括标准数量和构成,采标情况,对口国际标准化工作,正在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情况,标委会,具备的优势和特点等,有关统计数据按具体专业分列)。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标准化工作对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外贸出口、产业安全、结构调整和规范市场秩序、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3、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面临的形势。

——国外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趋势。

——国内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标准化需求分析)。

4、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标准水平目标,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的竞争力上。

——采标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目标确定,按专业实际采标情况,分类提出。

——国际标准化工作目标,分为参与起草国际标准的目标和主导起草国际标准的目标。

5、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重点。

——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

——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

——需要以标准为载体,推广应用的能够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需要以修订、废止标准的方式,淘汰处于寿命衰退期、安全性能和技术水平落后、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

——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分为国家标准重点项目、行业标准重点项目。在确定重点制修订标准项目时,要明确项目提出的依据,明确项目对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作用,特别是要明确需要推广应用的能够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项目包括采标项目。重点项目汇总表见表1、表2,采标项目汇总表见表3。

表1 重点项目汇总表(制定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级别①
立项
依据
采用的
技术②
标准化
作用③
           

           

注:①重点项目分为国家标准重点项目、行业标准重点项目。

②采用的技术是指需要推广应用的能够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③通过制订标准,能够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对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作用。

表2 重点项目汇总表(修订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级别①
立项
依据
采用的
技术②
标准化
作用③
代替
标准
             

             

注:①重点项目分为国家标准重点项目、行业标准重点项目。

②采用的技术是指需要推广应用的能够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③通过修订标准,能够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对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作用。

表3 采标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级别
立项依据
采用国际国外
标准编号和名称
         

         

6、推动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支撑体系和政策措施。

7、装备制造业及其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到2010年的设想。

(三)规划编制进度

1、2004年2月~2004年6月,完成装备制造业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草案)编制工作,并于2004年6月30日前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标准工作部。

2、2004年7月~8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提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草案),并于2004年8月30日前报国家标准委。

3、2004年9月~10月,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草案),并于2004年11月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四)规划编制要求

1、规划编制工作是今年的标准化工作重点,应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按工作进度完成编制工作。

2、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重点骨干企业的作用,广泛征求技术监督部门的意见,同时各负责单位要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发挥牵头带动作用,充分调动行业的积极性。

3、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相互沟通,信息共享,重大共性问题统一研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