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次发布《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记者采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 发表时间:2005/05/24
-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2005年4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会同水利部、建设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涵概了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技术的政策性文件。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请您介绍一下发布《大纲》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增加,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3年农业用水(含林业、湿地等)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己由1980年的88%下降到66%,工业用水由10%提高到22.1%,城镇生活用水由2%提高到11.9%。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对供水水质和保障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紧缺,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用水效率低和严重浪费现象。目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45%,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节水潜力很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会同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共同组织制定了《大纲》,其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指导我国节水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节水技术进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问:请您简要介绍《大纲》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大纲》共5章146条。第一章总论,分析了我国的节水现状和节水潜力,介绍了编制《大纲》的背景、目的及原则;第二章农业节水,阐述了农业用水优化配置、高效输配水、田间灌水、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等方面的农业节水技术;第三章工业节水,分别阐述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冷却节水、洗涤节水、节水工艺等方面的工业节水技术;第四章城市生活节水,阐明了节水型器具、城市再生水利用、城市海水、苦咸水利用等方面的节水技术;第五章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节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促进节水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问:《大纲》在哪些方面将发挥引导作用? 问:如何宣传贯彻好《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