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个食品供应的要求》解读
- 发表时间:2005/04/26
- 来源:中国标准化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个食品供应的要求》解读 食品供应如果出现失误,会造成危险和巨大的损失。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旨在通过保证食品供应链无懈可击来确保食品的安全。 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要求》目前正处于国际标准草案阶段(DIS)。2005年这一标准有望成为国际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有或者没有独立方(第三方)符合性认证的情况下单独实施,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如ISO9001:2000组合实施。 1.标准所涉及的范围 2.标准所适用的用户 食品安全与食物被消费(即被消费者食用)时食物所承载的风险级别相关。鉴于食品安全的风险可能在食品生产的任何一个过程产生,对整个食品链进行适当的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主要由参与食品链的各方共同努力来确保的公共责任。 3.发布标准的现实意义 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或供应组织认识到,顾客日益要求他们证明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有能力识别和控制食品安全的风险及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用于质量管理的IS0900l:200O标准并不具体涉及食品安全,因此,很多国家,如丹麦、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制定了自愿性国家标准或文件等,具体提供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要求。 然而,各国标准不一致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有必要协调各国标准使之上升到国际标准。这就是丹麦标准协会(DS-WWW.ds.dk)于2001年向IS0/TC34秘书处《食品生产》提交了关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新的工作项目提案的原因。 4.标准所涉及的范围 标准将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关键因素来确保食品链中食品的安全,这些因素如下: (1)相互沟通 食物链中各部分间的信息沟通,对于确保食品链中所有环节的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能够被识别并加以足够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这意味着,组织在食品链中的各个环节,既需要与其上个环节进行沟通,也需要与其下个环节沟通。 基于系统化的风险分析得出的信息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沟通,有助于向消费者和供应商证明,关于终端产品的可行性、需求以及影响的要求。本标准将要求这种沟通具有计划性和持续性的特征。 (2)体系管理 最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将被置于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框架中进行设计、操作和更新,并将与组织的整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将为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带来最大利益。ISO22000标准将充分考虑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以便加强这两个标准的相互协调性,以利于它们可以联合或综合实施。 (3)风险控制 一个可以把食品链中将要传递到下一环的终端食品的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有效系统,应该是必备方案与具体的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5.ISO22000标准适用于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组织 ISO22000标准将动态与HACCP原则和必备方案的实施步骤相结合,采用风险分析法来决定所采用的策略,以确保通过必备方案和HACCP计划组合使风险得到控制。 本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必备方案的概念。此方案被分为两个范畴: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及可操作的必备方案。 基础设施及维护方案针对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以及长久维护自然生态的可接受的良好惯例:可操作的必备方案则用来控制或减少生产或加工环境中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 HACCP计划则被用来控制风险分析期问所确定关键控制点,以消除、预防或减少特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6.标准用户胄鼍获得哪些好处 组织采用该标准的益处至少涉及到以下几方而: 7.其他利益相关方能获得哪些好处 其他利益相关方获得的好处包括: 8.标准现阶段状况 IS0/DIS22000国际标准草案于2004年6月3日颁布,对此标准发表评论的最后日期为2004年11月3日,此标准有望在2005年成为国际标准。 此标准由ISO 技术委员会ISO/TC34《食品生产》,WG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组制定,该工作组的第六次会议于2004:年6月21至22曰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 来自以下国家的专家目前正参与工作组的工作: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意大利、日本、荷兰、韩国、波兰、瑞典、瑞士、坦桑尼亚、泰国、英国、美国和委内瑞拉。 以下机构亨有联络席位:欧盟食品和饮料工业联盟(CIAA),营养药典委员会(CIES),全球食品安全促进会及世界食品安全组织(WF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