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寰标网! 客服QQ:772084082 加入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动态
国内标准动态

不止煎饼 重庆小面扬州炒饭也要"正本清源"出标准

  • 发表时间:2018/03/28
  • 来源:网易

    天津煎饼、重庆小面、扬州炒饭纷纷“正本清源”出——
小吃“化”唱的什么生意经
   地方小吃正一个接一个踏上“化”之路。日前,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成立煎饼馃子分会,后续还将制定天津煎饼馃子团体,为从业者提供煎饼的“正宗范本”。
   为小吃确定“官方版”,天津煎饼并非首开先河,此前沙县小吃、扬州炒饭、重庆小面都已有过尝试。制定者有“正本清源”的考虑,也有提升产业的盘算,但消费者最关心的仍是,“化”之后的小吃,是否变得更好吃了?
   渐成草根小吃标配
   混杂的煎饼馃子市场,传来了要“正本清源”的声音。前不久,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成立煎饼馃子分会,并表示将协同天津质量管理研究所,与一些天津煎饼馃子知名店家一起,制定天津煎饼馃子团体。
   煎饼馃子分会秘书长宋冠鸣告诉记者,制定的目的在于让行业从业者有标可依,按标作业。具体来说,要对煎饼的投料、用料、制作工艺进行规范。但他也指出,对五香粉等香辛料的投放比例,对面酱的加工工艺等不做约定,以保证各家能保持原有的特点、风味。他透露,预计将在“五一”前后公布。
   为小吃立,天津煎饼馃子是最新一例。此前,如扬州炒饭、重庆小面、沙县小吃等,也都发布过各自的。2015年,扬州炒饭发布新,2016年,重庆小面首个地方《重庆小面烹饪技术指南》公布。
   记者查询全国团体信息平台,在“餐饮业”分类中,发现就在日前,银川餐饮烹饪业协会发布了《银川市传统小吃技术规范    羊杂碎》,扬州市烹饪协会发布了《三头宴制作技艺》团体等。
   地方小吃正迎来一波“化”浪潮。
   定惹“画蛇添足”争议
   天津市民郭凯听说要给煎饼馃子立,有点哭笑不得,“煎饼馃子的魅力就在于每家摊位做出的味道各不相同,都一个味儿可能就没人吃了。”
   “是推荐性,没有强制性。”宋冠鸣说,自己也去网上看了网友的评论,觉得大家最在乎煎饼好不好吃并没有错。但他表示,现在市场上煎饼创新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应该是。”除原辅料、制作工艺外,还将设定卫生,比如要求从业者要注意着装、戴口罩等。
   行业协会立是为了给地方小吃“留住根”,扬州炒饭也有着相同的路数。2015年,扬州市质量监督局就发布了扬州炒饭新。“外地可以乱炒,但到扬州来吃扬州炒饭,就必须要吃到正宗的。”扬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邱杨毅解释说,现在市场太乱,立是为了提倡回归,不能乱来。
   至于推行效果,邱杨毅说,并没有强制性,但通过这些年大力推广,已对扬州当地那些“不正宗”的扬州炒饭形成压力。据他介绍,协会这些年已对淮扬菜系做了20多部,并将继续做下去。
   一位饮食行业专家认为,应该制定地方小吃,这是统一产品形象的需要,“只制定基础要求,从业者可在此基础上创新。”此外,多家协会还表示,由于现行以政府为主,有些滞后和供给不足,国家对制定团体也是鼓励支持,这也是近些年加速推出的一个原因。
   “”搭台生意唱戏
   宋冠鸣说,据初步统计,目前天津总共有2000家以上的煎饼馃子摊,每家平均卖出150套,一年总产值至少不低于5个亿。
   小吃潜藏着大市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尤其如此。让小吃“化”,固然有“正本清源”传承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一面,但很容易想到之后的经济账。在这方面,沙县小吃的做法备受关注。
   从2006年至今,沙县当地在小吃产品和经营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制定了扁肉、拌面、烧麦等8个特色沙县小吃品种的制作规范团体。当地政府还成立沙县小吃集团力推连锁化经营。沙县方面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沙县小吃遍布全国的门店已超过3万家,还远赴海外15个国家,全县外出从业人员6万多,年营业额超80亿元人民币。2017年沙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沙县小吃提升发展,成立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并成立沙县小吃易投资和易传媒2家公司,连锁店800多家。
   “化”之后的重庆小面,也有着同样的产业化构想。重庆市小面协会秘书长曹家亮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仅在重庆,小面馆已有8.3万家,年产值近300亿元,从业人员达百万,但行业整体呈现小、散、乱的格局。今年1月,该协会已与云阳面业达成合作,将在全国市场共同孵化100家品牌门店,输出操作工艺、品牌、后厨管理等成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