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淬钕铁硼永磁粉》国家标准预审会召开
- 发表时间:2004/08/25
- 来源:中国冶金网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计划[2003]37号文,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4年8月16日--19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了《》国家标准预审会。会议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朱玉华主任主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第八研究所、西南应用磁体研究所、上海大学材料所、浙江朝日科磁业公司、麦格昆磁(天津)有限公司、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上海龙磁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公司、沈阳新橡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等11个单位16人参会,与会代表逐条逐句地对《》国家标准预审稿进行了认真、仔细地审查,形成如下会议纪要: 2. 考察第2章引用标准中GB/T 3170.1是否用GB/T 19077.1替代。 3. 第5章表1中所有数据的边界值需要重新处理,使其更合理。 4. 5.2.1条中的粒度下限由12%调整为15%,5.2.2条中的粒度下限进一步查实后确定;同时删除5.2.1与5.2.2条中的“中位值”。 5. 5.3条中增加“产品应洁净,无可见锈斑及夹杂物”。 6. 第6章中增加辅助磁性能和理化性能的试验方法。进一步确认6.1.2条中粘结剂质量分数的数值。 7. 7.4条中“产品取样数量按GB/T 2828.1规定进行”修改为“每批产品取样件数按表2规定进行”。 8. 将附录A中的标题由“……及氧质量分数”修改为“……及其它理化性能”,同时将“表A.1为快淬……及氧质量分数的指标”修改为“表A.1为快淬……及其它理化性能的典型值。”并补齐表A.1性能一栏中符号的相应中文名称,将α(Br)由-0.13%/℃调整为-0.11%/℃,氧质量分数由700μg/g调整为600μg/g,同时进一步核对最高工作温度的“Pc”值。另外,会议确定在表A.1性能栏中给出理论密度(ρ=7.64g/cm3),最高工艺温度(具体温度待查)及最高工作温度下的工作时间(T=2h)。 9. 附录B中B.1的主要化学成分由“稀土、铁、硼铁”,修改为“稀土、铁、硼”。建议B.3分为两部分:单辊磁粉的应用及雾化磁粉的应用,以便说明二者的区别。 10. 附录C由资料性附录改为规范性附录。 11. 会议希望委托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或麦格昆磁(天津)进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磁性测量,并请浙江朝日科、沈阳新橡树等单位于9月20日前送样(每个牌号100g)至起草单位,由起草单位于9月25日前送至测量单位,请测量单位于10月15日前完成测量工作。 12. 会议一致认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为完成好该标准的起草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该标准系首次制定,任务重、难度大,因而希望参加起草单位及协助起草单位继续积极配合起草单位完成好该项标准的起草工作,同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在人力、财力上能够给予必要支持。 13. 会议初步确定10月底召开该项标准审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