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强化服务
大力发展机械工业标准化
- 发表时间:2004/12/10
-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是为适应国家工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的综合性行业协会。按照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授权,三年多来,特别是在2004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为政府、为企业服务为宗旨,本着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的工作原则,围绕振兴机械工业,开拓创新,强化服务,大力发展机械工业标准化,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就机械工业标准化有关情况和2005年的标准化工作设想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机械工业标准化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工业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在实现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机械工业竞争力等方面,机械工业标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基础作用。 1、机械工业发展需要标准化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也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消费类机电产品的行业。我国机械工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出口创汇和吸纳就业能力等重要指标,都表明机械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已跻身世界机械工业大国行列。在我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工业标准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机械工业生产活动提供规范,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搭建桥梁,为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为国际竞争提供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截止到2004年7月底,已制定和实施的机械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3666项,其中国家标准4521项,行业标准有9145项;已建立了一个由90个全国性的、15个行业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的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队伍。 2、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需求强劲 从国际层面看,随着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工业化国家更加重视机械工业,纷纷把机械工业作为经济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把机械工业作为标准化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强调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强调标准的高技术化,强调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导作用,强调标准化服务的有效性。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和主要用户行业需求,发展先进适用产品,对机械工业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机械工业标准化任务十分繁重;围绕提高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机械工业标准化任重道远;围绕增加标准化工作有效性,发挥机械工业标准化作用,标准化服务市场十分广阔。 3、机械工业标准化主要问题 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制修订工作滞后,不适应机械工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规范中低档机械产品的标准制定不少,影响机械工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急需的关键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标准自主技术含量不高,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成果没有及时纳入标准;标准更新不及时,机械工业标准中标龄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46%、行业标准占30%;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高,机械工业1366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数量仅有4560项,采标率为33.4%,其中国家标准为2810项,采标率为62.2%,行业标准为1750项,采标率为19.1%。二是标准化服务水平落后,降低了标准化工作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标准化服务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缺乏可共享、便捷、能够显示机械工业整体标准化资源和实力的信息服务平台。由于标准化工作的滞后、落后,一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术化标准不能及时出台,而大量的低水平标准、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存在,使许多达到标准要求但缺乏竞争力的机械产品充斥市场,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使我国机械产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壁垒,一些国外的淘汰产品长驱直入我国市场,相关产业面临严重威胁,在客观上影响了机械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影响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二、2004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简要回顾 1、编制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进程中的基础作用,用先进适用的标准服务于年装备制造业,增强年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我们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编制了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和装备制造业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在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支持下,开展了“十一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在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中,我们坚持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方向,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性;坚持突出重点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着眼优化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坚持技术进步原则,积极采用、推广先进制造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坚持国际接轨原则,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切实落实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精神。 2、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 3、提高机械工业标准水平 回顾2004年标准化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三点突出体会: 二是把握好工作着力点。首先,注重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倾向性问题。站在振兴机械工业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理清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思路,探索建立基于标准的机械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其次,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针对机械工业已经进入全面竞争的客观经济环境,围绕市场需求,按照“谁需求、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原则,提出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和修订工作项目,鼓励、支持和争取企业、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入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第三,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根据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需要,提出并组织实施了4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4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计划。 三、2005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设想 2005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1、制定机械工业标准化“十一五”规划 2、优化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 3、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速度 4、加强先进制造技术成果标准化途径与对策研究 5、构筑标准化服务平台 6、推进标准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