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电子玻璃排放标准应兼顾技术和环境风险
- 发表时间:2004/12/28
- 来源:中轻网
一、我国电子玻璃行业的污染现状 彩电显像管工作时,在锥体阳极帽处需加3万V以上的高电压,它将产生大量的X射线。为了屏蔽X射线,在玻锥和玻管中需加大量的铅(PbO),一般玻锥含铅量(PbO)约为22~24%,玻管中含氧化铅34%。 由于玻璃在池炉熔制过程达1500℃以上,受热熔化的铅有一部分分子脱落液面,随之氧化生成铅氧化物或铅盐,以气溶胶状态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铅烟。这些铅烟大部分都随烟气排出。据有关资料,锥玻璃炉窑氧化铅排放的初始浓度平均达到1000mg/Nm3。据估算,按我国玻壳生产规模,每年锥玻璃池炉排放的烟尘约29.42吨,其中,氧化铅约19.59吨。锥玻璃炉窑排放的铅烟平均粒径一般都小于1微米,属于PM2.5,对人体极为有害。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小剂量时便能使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中毒,并对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二、我国电子玻璃行业现有的治理技术 一般情况下电除尘器的效率与电场数量有关,理论上推算采用两个电场增到3个电场时除尘效率可从97.4%增加到98.7%,增加1个电场效率提高了1.3%。由于随着烟尘浓度的降低,电场的除尘效率也大大降低:从5个电场增到6个电场时,除尘效率从99.6%增加到99.75%,增加1个电场效率仅提高0.15%。因此,从技术、经济性能上看,电场数量不可能无限增多。目前,在除尘系统中电除尘器多采用2~4个电场。 三、我国电子玻璃行业现有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 但是,实际上对于0.7mg/m3的限值,绝大部分生产线是无法达标的。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子玻璃工业排放标准也略高于该限值,如日本的标准限值为2mg/m3、奥地利为5mg/m3、比利时为5mg/m3以及美国为2mg/m3。 四、制订电子玻璃行业排放标准既要基于技术,又要考虑到环境风险 这次标准的制订,既要充分考虑电子玻璃铅尘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又要考虑污染排放的环境风险。一方面,标准限值的确定要基于切实可行的治理技术,能够促使生产企业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能对铅尘排放进行有效治理,达到标准限值。另一方面,由于铅的毒性,必须考虑环境风险问题。例如,目前某玻壳厂周围铅浓度虽未超过大气质量标准限值,但几年间,周围大气中的铅浓度占大气质量标准限值的百分比,已从不到1%上升到25%。另外,铅尘很可能沉降到周围农田土壤中,这些铅可能通过食物积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些潜在的风险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都应得到考虑。 |